我国自古轻商重仕, 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里只要有关商人的就没什么好话,不是“重利轻别离”,就是“求利无不营”, 好像做生意的人全都一心钻进了钱眼里,无情无义唯利是图。就算是三十年后, 也很少有家长会在孩子幼年时期给他树立长大从商的理想信念,当然内心是想发财的, 可嘴上万万不能说, 一说就显得当爹妈的没文化,粗陋鄙俗了。

  三十年前的作文里理想职业排名第一的是科学家, 三十年后仍然如此。甭管大家多么爱钱, 对未来的展望还得是冠冕堂皇的。其实又有几个人真正实现了理想,当上了科学家?门槛太高,智商太低,想当当不上啊!

  然而钟莹毫不怀疑, 晏宇能当上。并且他正在为此努力着,爬上了台阶, 跨过了门槛, 离那个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。

  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说他没想过从商,钟莹觉得可以理解。他在家衣食无忧, 在学校万千宠爱, 从小到大没吃过苦受过罪, 对金钱的渴望不强烈, 也不曾缺过钱。所以他才可以一直处于理想化的阶段,向往着做一份喜欢的工作,工资稳定够花够用,最多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接点私活, 赚些外快。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总归不会让老婆饿肚子。

  最关键的一点是,他活在当下,活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个逐步改革开放的时期,和现而今大部分人一样,把稳定放在第一位,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仅仅停留在有工作有工资有房住有饭吃的层面上。

  为什么?因为这个社会它就是简朴的,他没有见识过后世的繁华,也就不会催生太多需求,在他所能看到的范围内,金钱还没有展现出它强大的能量。

  而钟莹不然。她是住过几亿豪宅,开过千万豪车,从头发丝儿到脚趾甲盖都被人精心伺候着,在无比便利,无比炫目时代生活过的人。四年来蜗居老破小,挤公交,打面的,吃路边摊,忍受没有冷气的夏天,没有地暖的寒冬,学会的生活技能越来越多,由奢入俭到了极致。看似渐渐习惯了,其实心里的厌恶和煎熬从没淡去过。

  正是因为知道将来可以重新过上那样舒适风光的生活,她才强迫自己忍了下来啊。

  假设没有晏宇,她会不会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奋力拼搏,利用先知优势铺开摊子大干一场,走上自强自立商界女神的路线?未知。

  不是每个穿越人士都能成为强人的,不记得彩票号码,不记得牛股名称,还不具备“勤奋”这种品质,先知能发的财也很有限。

  假设不成立,她不是有晏宇了嘛,再强也强不过他,再有钱也没他有钱,还费那力气干吗?

  她和晏宇结婚时,他已经四十五岁了,媒体报道他的发家史只说十几年内创造神话。这十几年到底是十九年还是十一年,很难说。钟莹那时候认为他们的婚姻是一场金钱与青春的交易,互相无爱,她也没有兴趣深挖一个老男人过去的故事,所以并不知道晏宇创业的契机是什么。

  在科研的道路上遇到了绊脚石?遭到重大打击失去信心?还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体会到了金钱的魅力?

  没想过从商,现在就开始想啊,翻过年才二十二,现在想一点都不晚。

  “莹莹,你想开公司当老板?”

  “想,可我不是那块料,我们老师说商场如战场,生意人玩起权谋战术来不比官场上的人差,我脑子没那么灵光,上了战场只有被别人灭,血本无归的份。宇哥你就不一样了,你聪明,干哪行都能干得特别好。”

  晏宇眉头松开,微笑:“你脑子灵光得很,还想赚大钱呢,多少钱算大钱?”

  钟莹不想吓到他纯洁的心灵,保守开口:“一个亿就算挺大了。”

  晏宇哈哈大笑:“我以为你会说十万。真有志向啊,一个亿,那是多少钱你有概念吗?”

  有啊,我网银余额常年保持九位数,熟得不能再熟了。

  她故作不屑:“我学金融的怎么会不知道,一个一八个零,存折打得下。”

  晏宇点点头:“不错,如果你有了一个亿想干什么呢?”

  能干的事儿多了去了,有钱人的快乐你难以想象。钟莹不敢把话说得太俗,只道:“吃好吃的,玩好玩的。”

  他刮她鼻子:“钞票上细菌多,不好吃也不好玩。”

  钟莹:......

  晏宇又笑了一会儿,抱着她亲亲:“好了,别异想天开了,我再聪明也赚不到一亿。苦读多年,还是想做点更有意义的事,利用所学谋私利非我所愿,总之以后不会少了你吃的玩的,好不好?”

  不好,一亿算个球球!将来谁不是利用所学为自己谋利啊,而且做生意怎么就没意义了?你纳税支持国家建设,研发科技产品造福社会促进发展,甚至能够影响改变几代人的生活方式,多有意义的事啊!怎么能单纯定义为谋私利呢?

  钟莹没有反驳,晏宇现在已经有了方向,不仅没想过从商,对此还有些排斥的样子,她不能过度纠缠,暴露自己把财富和他摆在等高位置上的嘴脸。

  可是那个契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?如果他二十五六岁就动了念,钟莹觉得自己还能撑一撑,如果三十大几才有想法,她岂不是要等十几年?

  往后几年正是捞金的好时候,电脑的更新换代,网络平台的初步发展,便携手机的惊艳问世,哪一样都是超大型金矿,不挖可惜。而且苏燕云败阵,苏小柔归家,命运未必还会按照她记忆中上辈子的轨迹来安排晏宇,万一放他去搞科研,越搞越来劲,搞个十年八年无事发生,他决定终生搞下去了怎么办?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