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蒲晨毕业后正式上班的第十六天, 连着两周无休,每个周末甚至每晚都要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去。

 秦明艺从事商事法律事务二十多年,手头案源多,有时还参与项目, 又同时担任几家大型企业的法律顾问, 每天亟需要处理的问题成堆。

 她作为秦明艺的助理,一刻不得闲。

 高中时她就知道秦明艺是工作狂, 那时她跟秦与六点二十多到校门口, 经常能碰到秦明艺开车去律师, 无论冬夏, 秦明艺都是六点半以前到办公室。

 听秦与说, 她十点前很少回家。

 这几年她跟秦明艺的关系有所缓和, 在本科期间, 秦明艺去过她们学校七八次, 有几次是找她们学校的老师有事, 但忙完也约她出来吃了顿饭。

 不管哪次见面, 她们避而不谈秦与, 只聊聊法律上的一些话题。

 研究生实习时,她本来打算留在北京,秦明艺主动提出, 让她来苏城分所, 说亲自带她。

 秦明艺给她分析:留在北京的话,何君硕常年有一半时间在出差, 哪还有空带你, 只能把你安排给其他律师带, 职场跟校园可不同, 你不能说话这一点, 很容易在工作中吃亏,到时吃了亏只能往肚子里咽。

 于她而言,那是真正的哑巴吃黄连。

 秦明艺还说:合伙人这个级别的律师除了我,其他人肯定没空带你。

 其实她明白,秦明艺也没空带她,不过是因为秦与,秦明艺爱屋及乌罢了。

 秦明艺又道:年轻律师又接触不到我手里这种级别的项目和案源。你想想你当初学法是为了什么?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吗?

 经过这些年的接触,她了解秦明艺对工作的态度,那是一点都不含糊。

 她考虑之后,决定回苏城实习,就如秦明艺所说,至少在专业问题解决上,秦明艺会毫无保留告诉她,这点其他人做不到。

 即便出差,秦明艺也能随时带着她。

 秦与赞成她跟着母亲实习,他考虑的是她离家近,每天都能看到爸爸,工作上累了也有人可诉苦。

 在秦明艺手下实习了三个月,收获满满,毕业后她直接留在了苏城上班。

 秦与也毕业了,在北京工作。

 曾经是赵姝一人在苏城,现在换成她一人在苏城,他们三人在北京。

 她们四人小群的亲名片又改名了,现在是“哎呦喂~”。

 不知道赵姝怎么想到取这么一个群名,但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幸福到腻歪。

 赵姝昨天还问她,什么时候有空去北京玩。

 她也想,可实在抽不开身。

 蒲晨放下手头的案卷,揉揉眼睛,拿上杯子去茶水间倒咖啡。

 秦明艺今天下午不在所里,中午吃过饭跟客户约了见面谈事,到现在还没回来,她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。

 茶水间里有两个同事在做冰饮,个个都打着哈欠。

 见她过来,她们冲她点头笑笑。

 蒲晨跟其中一个叫乔静的同事关系不错,吃饭时经常拼桌。

 乔静比她大两岁,去年就来了律所。

 乔静笑说:“今天秦Par不在,蒲晨你就偷十分钟懒,我们马上做好冰饮,给你倒一杯。”

 蒲晨拿出手机回复,刚打了两个字,秦明艺的电话进来,名字跳跃至屏幕。

 她把手机递给乔静看,乔静看到人名,无奈耸肩。

 蒲晨指指外面,她出去接电话。

 应该是有什么紧急的情况,一般情况下秦明艺都是微信联系她。

 蒲晨接听,将手机放在耳边。

 “蒲晨,你把手上的活放放,文件柜第二层右边第三个档案袋,里面是浩宇公司的一份重要资料,本来他们的程总要亲自过来取,结果一个员工不知怎么进了医院,你现在去趟二院,把文件交给程总,是浩宇跟另一家竞品公司产品外观设计侵权的一个案子,对方要和解私了,你跟程总沟通后,看看到底什么情况。”

 蒲晨知道浩宇公司,是秦明艺的客户之一,也是她所有客户公司里规模最小的一家,名不见经传,给的顾问费用也最少。

 听乔静说,这家公司一大半工人都是聋哑人。

 就是这个原因,秦明艺才没看费用是多少便答应做了他们的法律顾问。

 秦明艺是第一次让蒲晨单独去处理一件事,“不用紧张,你现在的业务水平足以应对,要是遇到自己拿不准的,你发消息给我,我这边忙完跟你汇合。”

 “不用在意别人用什么眼光看你,觉得你不能说话怎么还当了律师,等你习惯了你就无所谓。”

 “浩宇的地址和程总的联系方式,我这就发给你。”

 切断通话,蒲晨发消息给秦明艺:【秦律,放心,我会处理妥当。】她顾不上再喝咖啡,疾步回到办公室,把桌上所有重要资料入柜,将平板和档案袋装包里,拿着包和车钥匙匆匆下楼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