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其中,金光寺中镇压的数量尤为庞大。”善殊徐徐道来:“雾到城数年前曾爆发过一场瘟疫,又恰逢城主换位,死了许多人。”

 “我北荒有位师伯见不得这样的惨状,于是将手中一圣物转借佛寺,被奉为佛宝,有它在一日,金光寺便一日被佛光普照。几年下来,寺中恶念果然少了许多。”

 “既然是佛宝,必定被珍而重之放置着,怎会无故失窃?”薛妤纤长的指节落在描着青梅的茶碗上,一下两下地轻敲着,她眼睫根根垂下来,覆成小片阴影,俨然是一副沉思模样。

 “阿妤姑娘说得不错。”善殊温温柔柔回答她: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佛宝都由寺中两位大师守着,又被放在地下,并不在人前显露。”

 “别说寻常人家,就是这寺里许多僧人,也是在佛宝失窃之后才知寺里有这么件宝物的。”

 薛妤想了想,把紫微洞府那位大师兄的猜测说了。

 说完,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景,被树上苗芽鲜嫩的颜色刺得微微眯了下眼:“若是我记得不错,这类佛宝跟尘世灯又不相同。它们十分灵性,对鬼怪之类的邪物有近乎压制性的震慑效果。”

 “这样一来,是妖物鬼怪作案的可能性削减了一半。”

 “佛女可考虑从别处着手,先审审寺中的僧人,再盘问盘问那日来上香的香客。”薛妤眼波微动:“祈风节对两城居民来说,宛若第二个春节,这样的热闹的日子,来寺里上香的人应该不多吧。”

 “多谢阿妤姑娘告知详情。”善殊朝薛妤笑了笑,眉眼皆弯,天生一副能浇灭人火气的好脾气。

 她朝外招手,唤了那位小沙弥进来,道:“去查一查,祈风节当日来上香,且逗留颇久的香客都有谁。”

 “还有,去问你们师兄要个名册,寺里知道佛宝存在的都在上面留个名。”

 薛妤听她有条不紊地将命令传达下去,于是起身,敛了视线,道:“金光寺有佛女坐镇,我便不操心了,这就告辞。”

 “阿妤姑娘留步。”善殊也跟着她站起身来,她美目微微扫过抱剑立于一侧的溯侑,轻言细语问:“能否与姑娘单独说说话。”

 薛妤看向溯侑。

 在没有触碰到少年满身竖起的荆棘反骨时,他总是乖顺而听话的,此刻接到薛妤的视线,他拎着剑从窗外一跃而下,背影被拉成旖旎而惊鸿的一笔。整个人轻飘飘落地时,连发丝都带着一股凌乱的无辜美感。

 善殊看得微怔。

 上一世,薛妤和善殊是少有的能坦诚心扉的好友,从某种程度上说,她们属于一类人。

 “佛女有什么事,与我直言就是。”

 “是私事。”善殊抿着唇笑了一下,颇不好意思地开口:“不知姑娘还记不记得,那日在羲和,我向陆秦讨了个人回去。”

 “他叫沈惊时,是修道的人族,年龄才满十七。”她引着薛妤重新坐回去,削葱似的长指捧着热茶抿了一口,像是颇为难以启齿地道:“这个年龄,不说我们,就是在凡人间,也属于极小的。”

 “他做错了事,我想渡化他,就算不为了我现阶段的修行圆满,单说他自己,未来也得有漫漫几十年要过。”

 善殊说到这,是真觉得头疼。

 她从未见过那样的少年,吊儿郎当,懒散无谓,风里过,火里走的性情,身上每一处都跟“圣地”这两个字格格不入。

 他不怕死。

 相反——

 “他这个人,不知是骨子里的性情使然,还是一心求死,你不让他做什么,他非要做什么。”

 “他又不折腾别人,只折腾自己。”

 她前脚才命人为他接好筋络,后脚就发现他将疗伤的药丸眼也不眨丢到墙角绿树下,再探手一查他体内,堪称一片狼藉。

 就这样,他还笑嘻嘻的嘴甜,见了她就叫姐姐。

 心情好了,就在前面加两个字,叫神仙姐姐。

 她出生佛洲,从小地位尊贵,对她表示殷勤谄媚讨好的男子数不胜数,可也因此,她更能分清楚,那一声声“姐姐”,干干净净,没掺杂任何别的心思。他仿佛就是这样的人,那样的性格。

 许是佛家都有柔软的心肠,都有那种既然管了事就要管到底的责任感,亦或者是少年嘴甜,太招人喜欢。善殊连着愁恼几日,几乎束手无策,不知该如何管束他才能让他回到正轨。

 审判台上,她是见过溯侑的,彼时少年凶性迸发,浑身上下都流淌着水一样的戾气,像一只绷紧了爪子要伤人的小兽。

 这才几日不见,人还是那个人,脸还是那张脸,身上锐利的尖刺却像全部拔干净了一样,简直判若两人,宛若脱胎换骨。

 难道说邺都对妖物这一类真有什么独特的训练法门。

 薛妤先是疑惑地“嗯”了一声,而后听着她珠玉般的声线微微出了神。

 沈惊时才十七,那溯侑呢,那只漂亮的,长了锋利爪牙的妖鬼,他才多大。

 “我实在是没养过人族,不了解他们的性情是否都如此——变幻无常。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