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薛荣来说,父亲既是至亲,也是依靠,是仅有的精神支柱,更何况,他还同时失去了祖父。

 薛录继任主君前一天,他曾去看过薛荣,在半大的孩子跟前半蹲下来,耐心问:“小荣,若你父亲与祖父皆为人所害,你该如何。”

 彼时薛荣握着手中那柄由薛肃亲手锻造的星泉剑,小小的脸上覆盖着深重的阴翳和戾气,他看着薛录,一字一句说得用力:“手刃仇人,为父亲与祖父报仇。”

 “可你是邺都公子。”薛录认真地回望着他,轻声说:“若形势不允许你这样做,你当如何。”

 薛荣在邺都最位高权重的两人身边成长,按理说,该有的大局观已经养成,按理说,他该明白日后自己要走的路,该负起的责任。

 可那一刻,他毫不犹豫,厉声道:“就因为我是邺都的公子,谁敢出手害我父亲,举全邺都之力,我也要让他们血债血偿。”

 当时,尸骨未寒躺着的不仅是薛荣的父亲与祖父,也是薛录父亲,兄长。

 对薛荣来说,邺都是他为所欲为的武器,而对薛录来说,那是他不得不咬牙负担的责任。

 他怕薛荣惹出什么事来,一次两次,随着薛荣渐渐长大,他的回答也越来越偏激,慢慢的,薛录就不问了,也没打算再提起这事。

 朝中上下都默认当年的事多少跟薛录有点关系,但没办法,薛荣撑不起局面,薛肃已死,能登上那个位置的,只有薛录。也亏得邺都那一辈出了两位天骄,才没像岓雀族那样垮下去,成为圣地中垫底的存在。

 话虽如此,可每逢薛肃的忌日,薛录一定会去,一次都不曾落下。

 那日,他踏进昔年的肃王府,却恰巧碰见了一身素衣的薛荣,叔侄两对视,什么话没说,却少见的默契起来。他们找了个干净的地方,就地坐着,衣裳沾上了泥也不管,想着从前的事就觉得心闷,闷了,就自然而然就想饮酒。

 薛录没带酒出来,是薛荣一转灵戒,捧出了几坛在外十分有名气的酒,当时喝的时候没感觉,喝过后半个时辰,后劲就上来了。

 薛录是真憋坏了,他眼一闭,身体往后倒,时不时提着酒壶灌一口,那些兄友弟恭的日子好似在眼前,他和薛荣说起了兄弟两是怎么鸡飞狗跳长大,打闹的日子,薛荣观察着他的脸色,时不时也接一两句。

 全是按照薛录的喜好说的话。

 很快,回主城时,薛录脸颊上已经涌现出了红,薛荣见状去扶他,一边走一边无奈地道:“开坛前就说过了,这都是烈酒,叔父可觉得晕?”

 薛录摆了摆手。

 等回到宫殿中,从侍立刻去准备醒酒茶,就在这时候,薛荣拿出了两份牛皮纸,恭恭敬敬地一振衣袖,道:“这是绞杀台上季与这季的人数整合,因为明日就要准备,时间匆忙,还请叔父过目。”

 薛录拿起了第一份,仔仔细细看过去,勉强看完,觉得没有问题,拿起大印就敲了个章,可等拿第二份的时候,他是真的眼前都在发晕,拿着一张白纸都觉得有字在晃动。

 他在薛荣紧张又忐忑的眼神中印下了章。

 “若真有那回事,就那一次。”邺主这下也知道事情不对了,他负手在屋里转了几圈,半晌,道:“等你的加封大典过去,我亲自去一趟皇宫,问问那位人皇生前伺候的亲信,总能有点方向。”

 “没用。”薛妤摇了下头,道:“问不到什么。”

 “如果我没猜错,人皇身边知道事情最多,又没什么大作用的白诉已经死了,而其他的官员,不一定知道这件事。”她压了下唇角,道:“他既然告诉了我这件事,那君主印,一定已经用掉了。”

 “空白的君主印,能做什么。”薛妤道:“若在空纸上填上内容,便是一道邺都认可的承诺,关键时候催动,能化作和人皇锁一样的灵器,也能挡一挡别人的攻击。”

 说完这些,薛妤看向邺主,问:“还有呢。”

 邺主的脸色很不好看,若不是自己理亏在前,他能在听闻这事的第一时间拍案而起,此刻承受着薛妤的目光,他沉默了会,绷着唇角,道:“……在一些地方,能当做一柄开门的钥匙。”

 “人皇钦定圣地,保卫四海,六大圣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公正,和平,正义的代表,有许多阵法,或是大凶灵器的开启条件,就是圣地的君主印。”

 “圣地中的君主认同这一事件,那一件事就无需再多说,这是许多人对圣地的信任。”

 薛妤强压着身体的疲倦和脑海中剧烈的疼痛思考,这样的事她也曾有耳闻,不是在今生,是在前世,在松珩建立的天庭中。

 关于从前,松珩不说,她也从来不会过问,因此他是人皇另一脉后裔的事她并不知道,但天庭的藏书阁中,最为隐秘,看管最严的那个角落,摆着不少记载人族绝密事件的书籍。

 薛妤闲暇时翻阅过其中几本。

 “裘桐费尽心思拿到邺主大印,不会大材小用。”她声音很轻,像是在跟自己说话:“而威力不俗的阵法,器物,在三地中都有名姓,比如——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