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间就是腊月二十九,明儿就是大年三十除夕夜。二十九这日,许氏和林氏扎根在厨房,准备各色吃食,从鸡鸭鱼肉到素果子零嘴,厨房上头的烟囱就没有停歇过,当然也不止沈家宅子,江州各家各户都忙着过年,街市上所有的铺子都关了门,大家都回去准备过年了。

  两个娘亲在厨房忙活,其余人也不曾闲着,沈湛带鞋子对联,麦冬和文竹两人张贴,一起贴的还有两人姑娘剪的窗花和孟青青写的福字。

  孟青青还指挥呢,“倒着贴倒着贴。”

  沈父劈了一些竹篾子,孟青青带着一众小姑娘糊花灯玩,扎好的小兔子灯、莲花灯、美人灯等就挂在院子上方,用一条长长的绳子从西墙头拉到东墙头固定好,在不碍事的院墙四个角落都挂上花灯,还有一些买来的红灯笼。这些之外,另有蝙蝠、蝴蝶、如意等各式各样的络子和平安符一类的小玩意儿,不一会儿这两条交叉的长绳子就挂满叮叮当当的东西。

  对联、窗花、福字也陆陆续续装点好每一个门窗,院子门外两棵盆栽的雪松,葱绿的枝叶上缠上红色的绸缎。两个厢房门口摆上两盆金桔,金黄的果实藏在碧绿的叶间,又好看又喜庆。

  连着院里头的两只狗子脖子上都挂上一个红带子系的铃铛,颠颠走动间就是铃铃的响声,到是添了一份热闹。院子里头的枣树,黑皱的树干上也缠了红绸,树下的栗色马儿凤羽脖子上也挂上大红绸子,看着像是等着人来骑去迎娶新娘。

  厨房那边烟火缭绕,院子这头热热闹闹装扮院宅,等着夜幕慢慢降临,四处开始隐隐约约响起爆竹烟花的声音。麦冬搬了个高些的椅子,踩上去将所有的花灯、灯笼的烛火都点上,一时满院子红光交映,一片昏黄的融融暖光。

  院子里忙乱的人都早就三三两两的进了屋,除了孟青青被安顿在桌子旁等吃,其余人都进进出出的端菜端汤,端碗端杯子。孟青青抱着暖手的汤婆子,招呼端碗进来的麦冬,让他去酒窖里搬两坛子果酒来麦冬欢喜的应下就去了。

  酒菜陆陆续续摆上了桌,但还不到吃饭的时候,再团圆饭之前,沈父和沈湛还要在院子里摆上三牲和香火纸钱祭拜祖宗,本应该去祠堂祭拜,但因远游在外,只好应付一下。

  祭拜祖宗这件事在大宁朝是轮不到女人的,沈父正在院子里头摆香案,沈湛将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放在孟青青桌前,里头还有一只鸡腿,叮嘱道:“喝完汤垫垫肚子,吃饭还要等个片刻。”

  孟青青捧着手炉乖乖点点头。

  等沈家父子祭拜祖宗结束后,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,好在饭桌上有两个热锅子吃,一些容易凉的荤菜也没端上来,见这边结束了,许氏才招呼半夏和沈小溪将闷在锅里的菜全端上桌。

  又忙活了片刻,这才全部上了桌子,麦冬、半夏和文竹自觉是下人,摇手拒绝不愿意坏了规矩和主家一桌子。被孟青青横眉怒对的说了两句,安静的找了角落坐下来,正好和另外两个小的凑在一块。

  两个小的还是孩子呢,这一年又长高不少,去年也是一块吃年夜饭守岁的,还不太懂这些规矩礼节,只乐呵呵的看着满桌子好吃的流口水。

  终于团团圆圆坐齐全了,沈父一家之主率先讲话,但因为他性子木讷,话也不多,随便说两句勉励的就过去了,许氏和林氏推辞了一下,许氏便发挥自己演讲艺术,讲了半晌,核心意思便是孟青青给沈家添后了,是最大的功臣。

  挺的孟青青没喝酒就满面通红,恨不得找个洞钻下去。

  林氏表达了沈家对女儿的喜欢和照顾,表达了一下希望沈家对女儿包容一点,祝愿了一下来年的生活更红火。

  后面便是小辈们给长辈敬酒和祝词,一轮下来又过了一刻钟,终于可以动筷子吃饭。

  两个锅子,一个是鱼头汤底,一个是鸡汤汤底,孕妇孟青青都可以吃。除了下锅的一些菜蔬和肉片,另外还有烤鸭、烧鸡、烧鹅、糖醋鱼、东坡肉、豆腐、猪杂、鸡杂等一大桌子十几道菜。

  一顿饭吃的人人捧着肚子瘫在椅子上不想动,但是不动不行,许氏和林氏带着一众小的收拾满桌子杯盘狼藉,沈湛还陪着沈父和喝酒呢。许氏嫌他们碍事,打发着去前厅里头一边守岁一边喝去。

  沈湛和沈父两人被赶了一下,也不喝了,沈父去厨房里帮忙烧些洗澡水,沈湛就跑去陪媳妇。

  半夏和沈小溪在厨房帮忙收拾,连翘和白芷将桌子收干净,招呼着麦冬和文竹将桌子搬到一边,又跟小蜜蜂一样,将桌椅板凳摆好,放上各种糖果点心、坚果金橘,又将吃饭时放在桌子底下发大炭炉子搬到桌椅中间。等沈湛和麦冬将孟青青放在书案前躺着的美人榻搬进来的时候,连翘和白芷已经开始泡茶了。

  等乱七八糟的都收拾干净,就全聚在前厅里头守岁。lWXs零.nêT

  文竹和麦冬两人坐在最外头的椅子上下棋玩儿,许氏和和林氏一边聊着闲话一边给未出世的孙子做小衣裳,沈湛和沈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,主要是沈湛说些今年的情况以及来年的计划,沈父认真听着,偶尔提一两点意见。

  孟青青和四个姑娘玩“斗地主”,输得人往脸上贴纸条,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,引得沈湛和长辈时不时往那边看两眼。

  沈湛看着脸上一边贴一个红色纸条的娘子,似乎玩牌赢了,正欢呼着拿着纸条往妹妹脸上贴,一时也微微笑起来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