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篱提着一个食盒往董记烟叶铺子里走,身后跟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也提着食盒。

  

  还未走进烟叶铺子的大门,正出门来的李万林看到宋篱便叫了他一声,“嫂嫂,你来了!”然后又赶紧进铺子里去了。

  

  宋篱一向觉得李万林这个小孩儿个性上有些奇怪,此时他看到自己和张大娘提了食盒也不过来接着,就赶紧往铺子里跑,实在是没什么眼色礼貌。

  宋篱认为四婶儿把李万林交给董武和自己,他们便有义务把李万林教好。

  直至如今,这个孩子据说在鉴别烟叶上非常仔细且极有天赋本事,招待客人上也是很伶俐的,职业素养算不错了,但他却总在见到自己时赶紧躲开,总让宋篱心里不大爽快。

  而且当年,他也总是一个劲地叫宋篱的名字,宋篱倒没觉得有什么,只董武不让他这样叫,要这个孩子叫他“嫂嫂”。

  以前叫宋篱的时候,宋篱觉得还没有特别别扭,现在他叫“嫂嫂”了他就觉得异常别扭了。

  

  进了铺子,另一个伙计叫孟成的已经笑着热情地迎了过来,一边要接过宋篱手里的食盒,一边说道,“嫂嫂,董武哥还在后面房间里和傅叔对账,怕是还有一阵呢。”

  

  今天是烟叶铺子里对账的日子,董武早上过来的,现在午时了也没回家用饭,宋篱想着以前他每次对账都要花很多时间,不到下午不算完,这天便亲自给他送了午饭过来。

  他也不把食盒让孟成提了,道,“我自己提到后面去找董武就行了,张大娘手里的是你们的菜,今天是我下厨呢,煮了芋头烧鸡,你们看看味道是不是还行。”

  

  听说是宋篱下厨做的,孟成赶紧笑着应道,“嫂嫂做的都好吃,上次的鱼就鲜得我咬到舌头了呢。”

  

  听他在这里讨好巴结宋篱,那边在练习拨算盘的李万林就“哼”了一声,宋篱朝他看过去,心想李万林这小孩儿怎么就学不会孟成的半点讨喜的功夫呢,明明两人年岁相当。

  

  宋篱看李万林又在那里别扭,把算盘打得啪啪响,便对他说道,“林娃,你也快过来摆一下饭菜,赶紧吃了,不然就凉了。”

  李万林不喜欢宋篱叫他“林娃”,但也不能反驳,只得赶紧过来帮着孟成一起摆菜上一边的小桌,一个荤菜,两个素菜,素菜是一个炒叶子菜和一个烧豆芽,有一大盅筒子骨熬的汤,然后是米饭。

  对于他们这种小伙计来说,算是很不错的伙食了。

  

  他们这个铺子里,一个掌柜,姓傅,大家都叫他傅叔,是董武请来的在烟叶行里的老师傅,很有一手,下面就是李万林和孟成两个小伙计,如此三个人。

  每天中午,宋篱都让张大娘给送饭菜过来,这样体贴的行为,大家都挺感动的,毕竟别人家里不一定包饭。

  

  张大娘是吃了饭菜过来的,此时就坐在一边和两个小伙计说话,等着和宋篱一起回去。

  

  宋篱提着食盒往铺子后面走,后面有个小天井,有三间房,是仓库,也有一间是卧室,李万林住在这里。

  此时董武和傅叔就是在这间卧室里,宋篱在门口敲了敲门,道,“董武,我送饭来了。”

  

  门很快开了,董武接过他手里的食盒,道,“你怎么亲自送来,随意让个人送来就行了。来,坐,你吃了没?”

  

  宋篱笑着走进去,道,“也没什么事要忙,想过来看看这边,就送饭来了。我是吃过的,不吃了。”

  

  说着又和傅叔打招呼,傅叔是一个快近五十的老头,曾经是给别的烟叶铺子做掌柜的,从事这一行已经有三四十年了,在那一家的老一辈死后,换了儿子来当家,这个新当家就找了错把傅叔给辞了,换了自己大舅子做掌柜。

  是蒋叔本和傅叔熟悉,就让董武去把他请了来给做他的烟叶铺子的掌柜。

  

  傅叔也笑着应了宋篱,道,“小娘子来了,我这老头子也该让让,我出去吃饭罢。”

  

  宋篱赶紧道,“就和董武一起吃吧,出去吃作什么。”

  

  董武也劝他一起吃,但外面李万林已经过来叫傅叔,道,“师傅,饭菜摆上桌了,吃饭了。”

  傅叔于是道,“你们小两口坐着说话,我出去吃。”就跟着他一起出去了,房间里只剩下了董武和宋篱,宋篱看着傅叔的背影,露出个无可奈何的笑。傅叔每次都是这样,只要他来找董武,傅叔必定要把空间让给两人的,宋篱觉得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必要。

  

  董武倒是很感谢傅叔的心细体贴,过去把房门关了,然后拉了宋篱的手,让他坐下,这才把食盒里的饭菜拿出来。

  董武的饭菜和外面大家吃的是一样的,一荤两素一汤,一大钵米饭。

  

  宋篱伸手摸了摸菜碗,道,“还没冷,正好。”

  

  董武吃了一筷子芋头,赞道,“这是你烧的吧!很好吃。”

  

  宋篱笑道,“你一吃就知道是我烧的?”

  现在宋篱已经不是太经常烧饭,大多时候是张大娘烧,有时候董武会做。

  本来宋篱对做饭有很大兴趣的,只因一次油溅出来烫了宋篱的胳膊,起了一个泡,董武心疼不已,便不让宋篱日日烧饭了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