屋子没外人, 余菡叶老伯你一言我一语地吵着,青唯看了眼天『色』,这么一会儿工夫, 太阳已快落到山头去了。

其实叶绣儿的异样, 青唯昨晚就觉察到了。

昨天孙谊年一走,绣儿见庄门口站了衙差, 接连打听了两回能否出庄, 今早她摔坏余菡的胭脂盒,不是不是故意的。

外面要捉鬼。

青唯眼其实很不安。从余菡跟她说了竹固山耿常的事迹后, 她十分怀疑当年山匪之死,坍塌的洗襟台有关, 而这几年在上溪游『荡』的灰袍鬼, 也许就是山匪的唯一幸存。

青唯很想出去看看, 可是一来, 她不官府的计划, 担心误中陷阱;二来, 她是逃犯,除非确定此行能取重要线索,任何一次『露』面, 于她而言都是生死博弈。

余菡嘴毒,吵到末了, 激叶老伯心头一团火,他连连拄杖, “一个丫头片子, 不过溜出去这么一会儿,夫人就要咒她死,还说糟老头子不心疼她!”叶老伯狠狠一叹, 径往屋门走,“罢了,老奴亲出去找,等把这丫头片子揪回来,夫人要打要罚,看着办罢!”

“你去!你且快去!”余菡的嗓子又尖又细,“我可告诉你,山头的鬼,可都是冤鬼!冤鬼到人间来,是要跟人索命的,前晚绣儿刚灰鬼掐了脖子,你们是一个也不长记『性』!眼了,上赶着送命去,快些去,大不了姑『奶』『奶』多备两口棺材!”

叶老伯回过头来:“什么冤鬼索命!夫人要咒我们爷孙死在外头就直说!”

余菡叉着腰,冷声说:“这话我还真不是咒你,消息真真儿的,只有我!鬼是冤鬼,死是枉死,当年竹固山山匪杀,头另有内情!泼天的血从上溪这么巴掌大的地方渗进十八层地狱,整个阎罗殿挤满的都是冤魂,你现在出去,就是要从这血上淌过去,神仙凡都救不了你!”

她戏班子出身,吊高了嗓子说这鬼鬼神神,一字一句都冷进人骨子,外间暮『色』侵人,屋中几人听她说完,全都息了声,连叶老伯都哑了嗓子没敢挪步子。

半晌,还是青唯问:“什么内情?”

此前余菡提起竹固山山匪,可没这么提他们是冤死的。

余菡意识到己说漏嘴了,一甩帕子在侧边的椅子坐,“你们别管,反正,是我冤家告诉我的。”

然而她这句话并不能搪塞屋中几人。

竹固山山匪之死,对外人来说,只是朝廷的一次剿匪,可对土生土长的上溪人来说,他们中,有些人的亲人、故友,也许就死在次剿匪中。

屋中静悄悄的,众人都等着余菡往说。

余菡也憋不住,她环顾周遭,伺候的丫鬟、吴婶儿、叶老伯,除了一个江唯,都是家人,江唯是绣儿她表姐,也算半个家人。

罢了,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秘密。

余菡不打算瞒着了,“我从前不是跟你们说,洗襟台的人死的太冤了,所以朝廷杀了山匪,想要以命换命,请阎王爷改一改生死簿,让洗襟台些士子们重回阳间么?”

青唯点了一头,这话她记。

“这话可不是空『穴』来风,是我冤家早几年告诉我的。”余菡,“昨儿冤家不是来瞧我么?我听说外头要捉鬼,就顺问了问这事,结果你们猜怎么着!”

其实余菡问起这事,也就图个新鲜奇,然而孙谊年情到浓时,什么都顾不了,听余菡这么一问,他就把什么都说了。

余菡问:“当年朝廷建洗襟台,在各地遴选士子登台,这事你们么?”

这事没人不。

余菡接着问:“你们可,咱们上溪,也有读书人选中登台了?”

这话出,众人面面相觑,半晌,还是吴婶儿:“这事我像听说过,是不是……一个商户的儿子?”

“正是了!”余菡合掌一拍,“登上洗襟台,这是多大的荣光?每个地方的名额就么些个,要是家中有人选中登台,可是祖坟上冒了青烟,要敲锣打鼓摆宴庆贺的!可咱们上溪,就这么悄么声的出了个登台士子,你们说这事奇不奇?还有更奇的呢!你们士子姓什么,他姓蒋!”

青唯听到这个蒋姓,脑子嗡鸣一声。

她才跟余菡打听了竹固山山匪的事,记忆清醒很——当年洗襟台塌,头一个将山匪告到官府的,就是一户姓蒋的商家。

吴婶儿也想起来了,“城东头有个做买卖的蒋家,前几年他们家大儿子死了,后来都不怎么跟外人来往。敢情他们家大儿子,是死在洗襟台了?”

青唯:“这户蒋家人,就是当年把竹固山山匪告到官府的的蒋家人?”

余菡捏着帕子指她:“你可问到点子上了!昨儿老爷跟我提起这事,我也是这么问的。”

彼时孙谊年刚从余菡身上来,敞着袍子餍足地躺在地上,听余菡这么问,他直勾勾地看着顶梁,哼笑一声:“这个蒋家,谁他们说的是不是实话呢?耿常擅结交,讲义,当年些常在竹固山往来的商家,哪个跟他不是拜把子的兄弟?洗襟台坍塌前,蒋家老爷还上山跟他吃过几回酒呢,结果洗襟台一塌,蒋家人翻脸不认人,转头就把耿常告到官府了。他说耿常劫了他的货,杀了他的家丁,其实官府根本没找到切实证据。不过呢,他家儿子死在洗襟台了么。洗襟台塌,这在当时跟天塌了似的,连先帝爷都亲到了陵川来,所以官府对这些伤亡的士子家眷,难免偏听偏信一些,加上后来竹固山的二当家山作『乱』是真的,县衙就去禀了驻在附近的官兵……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